嫦娥六号样品揭示月球氧化新机制
记者11月16日从国家航天局、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样品,取得月球科学研究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α-)和磁赤铁矿(γ-)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
记者11月16日从国家航天局、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样品,取得月球科学研究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α-)和磁赤铁矿(γ-)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
今天(11月16日),国家航天局、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消息,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样品,取得月球科学研究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α-Fe2O3)和磁赤铁矿(γ-Fe2O3)晶体,揭示
近期,克兰菲尔德大学的研究团队对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转变的过程提供了新的科学洞见,认为铜冶炼工人对富含铁的岩石进行实验,实际上无意间推动了铁器时代的发明。